3月24日,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公布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受理项目。

公告显示,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已结束。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根据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》规定,对形式审查合格予以受理的330项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、259项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以及934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,在科技部网站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网站同时公布。对形式审查合格予以受理的67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专用项目、18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专用项目在一定范围内公布。
2020年度国家科技奖受理的1773项成果中,与材料相关的科技成果共受理了132项。详情如下:
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受理项目中,材料科学组有35项。
序号
|
项目名称
|
提名单位
|
1
|
低维功能材料的能带与电子输运调控
|
专家提名(张跃,彭练矛,叶志镇)
|
2
|
基于结构基元的新电磁材料和新效应的发现
|
专家提名(吴以成,陈仙辉,陈延峰)
|
3
|
可吸收医用高分子的基础科学与应用研究
|
专家提名(安立佳,张洪杰,杨柏)
|
4
|
高安全二次电池及关键材料构建方法和储能机理
|
专家提名(南策文,郭万林,温维佳)
|
5
|
锂离子电池三维集流体材料与三维复合电极基础研究
|
专家提名(周济,刘吉臻,黄云辉)
|
6
|
原位电镜纳米表征方法的发展与储能机理的原子尺度表征
|
专家提名(郭林,贾金锋,靳常青)
|
7
|
面心立方材料弹塑性力学行为及原子层次机理研究
|
北京市
|
8
|
纳米材料的化学稳定性研究
|
辽宁省
|
9
|
稀土高温热障涂层材料
|
吉林省
|
10
|
多功能稀土发光材料的可控合成、性能调控及应用基础研究
|
吉林省
|
11
|
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晶的微结构与局域光场调控
|
吉林省
|
12
|
高性能电磁波吸收材料构效关系及可控合成方法研究
|
黑龙江省
|
13
|
水系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设计、制备与性能调控
|
上海市
|
14
|
功能胶体微球及其组装材料的设计构筑及其性能研究
|
上海市
|
15
|
秉承自然生物精细构型的遗态材料
|
上海市
|
16
|
限域反应构建晶态能量转换材料及调控机制
|
上海市
|
17
|
小电子交换能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新型器件结构研究
|
江苏省
|
18
|
平面三角构型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结构设计与生长
|
福建省
|
19
|
二氧化钛纳米带表面异质结构的界面调控与宽光谱效应
|
山东省
|
20
|
表界面低温调控与光电/催化过程载流子行为研究
|
河南省
|
21
|
石墨烯基纳米复合光催化材料构建与性能增强机制
|
湖北省
|
22
|
多元多相合金热力学及其微结构智能设计研究
|
湖南省
|
23
|
轻金属基材料的储氢动力学与热力学调控
|
广东省
|
24
|
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及其作用机理
|
四川省
|
25
|
金属材料变形与损伤机理的原位研究
|
陕西省
|
26
|
电极化储能复合电介质材料构筑及结构性能联调理论与方法
|
教育部
|
27
|
热-动力学协同效应与金属材料非平衡相变调控
|
教育部
|
28
|
钛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组织调控与改性机理
|
工业和信息化部
|
29
|
纳米尺度的新奇接触特性与器件构筑
|
中国科学院
|
30
|
面向双高储能器件的新型电极材料的结构设计与性能调控
|
中国科学院
|
31
|
光催化材料的能带与微观结构调控
|
中国科学院
|
32
|
功能纳米颗粒与微/纳结构阵列的制备及其器件性能研究
|
中国科学院
|
33
|
金属材料土壤环境局部腐蚀萌生机理与演化规律
|
中国钢铁工业协会
|
34
|
超高温热障涂层材料的非谐振设计理论与性能优化机制
|
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
|
35
|
硅基生物活性材料及其组织再生诱导机制
|
中国科协
|
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受理项目中,材料与冶金组有40项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