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欧盟委员会正式公布对中国大陆、中国台湾地区及泰国环氧树脂的反倾销终裁结果。“虽然欧盟最终维持了反倾销税的征收,但中国企业通过积极应诉争取到了低于临时税率的终裁结果,这降低了企业的出口成本压力,然而17.3%~33%的关税仍将显著削弱中国环氧树脂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。”金联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分析师王英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。
欧盟委员会近日发布的公告显示,此次被调查企业主要包括中国大陆的江苏三木集团、中化集团,中国台湾的南亚塑胶以及泰国Aditya Birla。“具体来看,中国企业税率普遍下调:江苏三木集团从临时税24.2%降至终裁税17.3%;中化集团旗下企业从40.8%降至33%;其他配合调查的企业从30.3%降至23%;所有其他中国出口商税率由40.8%下调至33%。这一调整直接降低企业出口成本压力。”王英超进一步分析说,终裁结果还体现出了区别化制裁,例如欧盟对配合调查的企业实行税率23%,未配合调查的企业实行税率33%,凸显了应诉的实质性价值。值得注意的是,欧盟同时终止对韩国环氧树脂的反倾销调查,认定未构成倾销或未对欧盟产业造成实质损害。 记者了解到,尽管税率有所下调,但17.3%~33%的关税仍将显著削弱中国环氧树脂在欧洲市场的价格竞争力。此次反倾销调查是从2024年7月1日开始,根据对2024年环氧树脂出口量统计来看,我国对欧月均出口量为2.5万吨,但自2025年2月起出口量明显下滑。与此同时,欧盟和美国先后对中国环氧树脂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,双重压力下,部分出口订单受到影响,出口美国和欧盟的环氧树脂数量持续下降。为应对这一局面,中国环氧树脂出口企业开始积极调整策略,加大对东南亚、非洲、中东等其他地区的出口力度,出口地发生明显变化。 短期来看,环氧树脂出口企业面临两种主要选择。一方面,企业需要转战新兴市场,中东、东南亚等地区或成为替代性出口目的地;另一方面,部分企业可能通过在海外设厂规避贸易壁垒,如中化集团已在沙特布局环氧树脂项目。 |